- 產品詳情
- 聯系方式
- 產品品牌:凱恩利機械
- 供貨總量:不限
- 價格說明:議定
- 包裝說明:不限
- 物流說明:貨運及物流
- 交貨說明:按訂單
- 有效期至:長期有效
凱恩利機械(圖)_數控車床保修一年_樟木頭數控車床 :
CNC數控車床,東莞數控車床,深圳數控車床作為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產品,機床自是與大批量生產銷售的家電沒有可比性,而由于制造復雜的,對產品精度要求嚴格,其使用也不與一般的日常用品相提并論。
可是由于從2000年以后到2011年左右,近乎10年的高速蓬勃發展,加之政府提出要振興裝備制造業,讓更多的資金關注到了機床業。一時間,資金大鱷大手筆介入,小規模的工廠作坊更是數不勝數,作為行業協會,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人曾對記者表示,經常聽聞有新企業成立,數據每月都在變更。
市場的蓬勃發展,孕育了眾多新的生力軍。然而每次寒流的來襲,市場的階段性萎縮或低迷,不足以支撐日益擴大的產能,價格競爭就自然發生。
比如近的從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市場,由于持續低迷,行業企業普遍產值下滑20%左右。
相關數據顯示,2012年,伴隨著機床產品市場需求的明顯下降,重點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5.6%。其中金切機床行業產值同比下降17.9%,實現利潤57.3億元,同比下降30.4%。數控系統和滾動部件兩個小行業下滑嚴重,分別下滑38.4%和34.2%,另外機床附件下滑也達到22.8%。
2013年,情況也沒有出現大的好轉,業界盼望的反彈并沒有企穩。在庫存積壓,市場沒有明朗的前提下,價格無疑是有效的促銷手法。
據屠景先分析,2013年1~11月金切機床小行業在銷售收入下降7%的情況下,利潤總額下降82.1%,銷售收入利潤率僅為0.65%,表明企業的經營狀況已經惡化,盈利水平大幅降低,部分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。企業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,行業惡性競爭的苗頭已經顯現。
過剩的生產能力是產生惡性競爭的土壤。機床工具行業企業數量快速膨脹,2011年金屬切削機床企業數量為1070家,產量為403935臺,但到2013年已達到1264家,增長18.1%,預計全年產量可達858100臺,較2011年增長112.4%。
2014年-2015年,精旺數控等企業倒閉!,很多工廠不是倒閉就是轉讓........
2016年,開年不久,情況怎樣,現在還不明朗??!
(全文完)
如何提高數控車床的加工精度(第二篇)
1.2在進給機構方面進行調整來提高數控車床的加工精度——凱恩利機械廠怎么做比較好
第壹,在由滾珠絲杠導程誤差方面而造成的數控車床加工精度受到影響,在這方面影響的因素主要是脈沖,所以在制造滾珠絲杠的程序中,要盡量的減少誤差致使脈沖對數控車床加工精度的影響。
第二,在進給機構間隙對于數控車床加工精度的影響,這主要是由于其傳動機械的組成部分中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影響,從而降低了失控車床加工的精度。主要的構成部分是齒輪、連軸節、滾珠絲杠還有就是支承軸構成的。這些構成部分之間出現的問題會影響數控機床加工精度,所以我們要加強他們結構之間的連接性。他們之間的精密度就會影響到車床加工的精度,從而降低各個結構之間的縫隙,加強各個結構之間的緊密性就會提高數控車床加工精度。
中國制造2025時代 就業崗位正在發生大規模遷移(第二篇)
智能制造悄然改變企業崗位設置
隨著智能制造的推進,企業的崗位設置正發生著變化,一些傳統崗位,比如工時審核員、曬圖員等崗位正在消失,而設備維護維修人員,數控操作編程人員需求旺盛。
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機器人應用技術人才有著巨大需求。目前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人才缺口20萬,并且還以每年20%的速度增長。人才需求主要體
現在三個方面:一是機器人制造廠商需求,包括機器人組裝、銷售、售后支持的技術和營銷人才;二是機器人系統集成商需求,包括機器人工作站的開發、安裝調
試、技術支持等專業人才;三是機器人的應用企業需求,包括機器人工作站調試維護、操作編程等綜合素質較強的技術人才。特別是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調試人員更
是缺口巨大。
智能生產對復合型人才有著巨大需求。隨著數字化研發設計管理工具的
普及,員工需要具備應對工業4.0的基本素質,傳統的工藝類崗位也面臨著數字化改造,CAD(計算機輔助設計)、CAM(計算機輔助制造)、CAE(計算
機輔助模擬仿真分析)、CAPP(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)、MES(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)、ERP(企業資源計劃)等工具的運用已經成為員工的基本能
力要求。一些傳統崗位在生產中的作用將逐漸弱化,甚至消失,例如:曬圖員崗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,而數字化建模、精益專員、逆向造型、3D打印、精密測量與
檢驗崗位越來越重要。這些崗位目前在高校范圍內并沒有對應的專業,崗位員工主要是企業自我培養。
智能裝備對機電復合型人才有著巨大需求。隨著國家有計劃地對傳統企業進行數控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,高端數控機床、工業機器人、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裝備將會普及應用,需要大量操作、調試、維護、維修和改造方面的專業人才。